第三九三章 提前出现的秦国军制
作战的话十个农民就能养一个兵。同时还有一个说法是三夫一兵,就是说出征作战的话,每增加一个士兵就需要三个民夫负责后勤补给。
如三国时期,唐末藩镇割据时期,都是十夫一兵的征兵比例。平时期占的比例就更小,有的都不到百分之五。
李陵当然不想增加人民负担,他采取精兵+民兵相结合的政策。
《孙子》云:“兵贵精而不贵多!”
曹操也是如此,地盘小的他,早期也是以精兵政策打天下,最后打下半个中国。三国时代人口比商朝多多了,李陵更要施行精兵政策了。
但是,“双全难敌四手”,“乱拳打死老师傅”,精兵规模小,人数少了,不能以一当十,还需要辅兵来弥补这一补足,那便是民兵训练制度。
大商的军队改革,已经按照秦国的军功封爵制度施行了,而军队的架构与训练,他也要仿照秦国精锐+“更卒”制度,秦国就是靠如此,以一国之力战六国,才打得天下的。
所谓更卒,类似民兵,就像现在的韩国,全民皆兵,连明星成年后也要服三年兵役才行。在韩国:韩国对男性实行征兵制,20岁至30岁的男性公民必须服兵役,兵种不同,服役期限也不同,但期限最短的兵种也需要服役24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