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九八章 发展生产力 上

这是个大问题,最主要的是石匠们的主观能动性不足。
    首先除了他身为国君有一批专门为他服务的御用石匠外,全国各地石匠都很稀缺。他们都是一些破落户,没有田地,然后被迫做些手工艺品来养家糊口,可谓身份低贱,所谓士农工商,他们甚至比商人还要低贱。
    这让李陵想到了秦的工匠制度:
    器具机巧,都归工师管辖。《工律》有言,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功有不当,必行其罪。百工之事,由咸阳内史监管,各郡、县则由县令监管,县令之下有县工师,负责管理县中百工。
    每一年,县工师都要上缴所制的器具、兵器到郡上评比,若被评为下等,便要受罚,若连续三年被评为下等的,加重惩罚。
    秦国的农、工,都有设置了一套从上到下的官职进行管理,而且手工业以官办为主,还经常搞考核评比,个体工匠反倒是少的。
    另外,秦国素来不喜没有实用的奇技巧淫之物,而提倡功至为上,若百工之人有增加实效的器具献上,且真的能达到所说的效果,会赏赐,或赐爵、或赐钱!
    所谓的“功至为上”,就是注重效用,或谓“功能至上论”。这的确很符合秦国人的性格,打个比方,铁剑虽然经过千锤百炼,可以比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