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一章 大商炼铁进行时
在坩埚中熔化时,石墨碳还能起还原剂作用,钢中氧可以去除,各种夹杂物也能从液态钢中上浮去除,所以钢(工具钢)的质量优于当时的各种金属材料,可用来制造加工金属材料的工具。
坩埚法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生产液态钢的方法。但是生产量极小,成本高。
在李陵的大力支持下,尤其是重赏之下,西汉时期才发明的“炒钢法”,即利用生铁“炒”成熟铁或钢的新工艺,产品称为炒钢,在大商朝歌应运而生。同时,还兴起“百炼钢”技术。
中国古代将炒钢经反复折叠锻打变形而制成的钢及其工艺。其特点是反复加热锻打,多次反复锻打可排除钢中夹杂物,减少残留夹杂物的尺寸,从而使其成分趋于均匀,组织趋于致密,细化晶粒,改善钢的性能。
古代工匠把“精铁”加热锻打一百多次,一锻一称一轻,直到斤两不减,即成百炼钢。魏晋时期是百炼钢的鼎盛时期。唐宋之后,因灌钢工艺的发展等原因,百炼钢有所减少。
随后便是水力鼓风炉接踵而至,历史上这是东汉(公元25~220年),光武帝时的发明,即“水排”。我国古代水排的发明,大约比欧洲早1100多年。
鼓风设备叫“橐”(音tuo),是一只皮制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