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零二章 牛耕成熟

改变过。只有犁嘴从公元前十世纪起一般用铁代替了木头。
    这时的犁在耕田时由犁田人提到一定的高度,需要相当大的气力。犁出来的沟垄既不怎么直,也不怎么深,因此要犁过两遍。在犁第二遍时要和第一遍的方向形成直角。
    在欧洲,公元前一世纪使用一种新式的犁,它有个轮子控制犁地的深度,这就使犁地的人省力。新式犁有犁刀划土和一个模板翻土,犁出来的沟又深又整齐,而取代了以前的犁田法。
    新式犁比旧式犁要重,拖起来需要相当大的力气,因此农民用牛来犁地。在十世纪和十一世纪则开始用马耕田。
    另一方面,传说早在商代就用牛驾车,为套牛技术提供了积累,包括高背脊人字架、鼻环技术等等。要知道牛可不是生下来就是耕牛的,牛和耕牛是两回事:
    耕牛需要高高的肩,可以套人字架跨在脖子与肩脊中间,便于使力气而不滑脱。
    还有“牛鼻子老道”这个称呼形容倔强的道士非常普遍,那么牛鼻子为什么是倔强的代名词呢?这就和倔强的牛被穿鼻环驯服有关。
    牛是很倔强的,有个字“犟”就是牛字底,可见其脾气多么暴躁,人们常常形容某人脾气犟得十头牛都拉不回来。而且一面红布斗牛,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