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零三章 精耕细作

由高凸的垄台和低凹的垄沟组成。其优点:
    垄台土层厚,土壤空隙度大,不易板结,利于作物根系生长;
    垄作地表面积比平地增加20~30,昼间土温比平地增高2~3c,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光合产物积累;
    垄台与垄沟位差大,利于排水防涝,干旱时可顺沟灌水以免受旱;
    垄台能阻风和降低风速;利于集中施肥。
    垄的高低、垄距、垄向因作物种类、土质、气候和地势而异。作垄方法有整地后起垄和不整地直接起垄以及山坡地等高起垄。
    北方抗旱耕作以“蓄墒保墒”为中心。最早出现的一种抗旱耕作法可能是畎亩法。畎亩法,由畎和亩两部分组成。畎是沟,亩是垄,畎亩法也就是一种垄作法。
    这种耕作法对于土地的利用包括“上田弃亩,下田弃畎”两种方式。它的特点是:
    在高田里,将作物种在沟里,而不种在垄上,这就叫做“上田弃亩”。在低田里,将作物种在垄上,而不种在沟内,这就叫“下田弃畎”。高田种沟不种垄,有利于抗旱保墒;低田种垄不种沟,有利于排水防涝,且有利于通风透光。
    抗旱主要体现在“上田弃亩”之中。西汉的代田法便将“上田弃亩”的抗旱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