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零章 重回三国
让众人都闭了嘴。
正统的皇权是古代社会稳定的基础,虽然董卓凭着武力强行换了皇帝,但这么一折腾,汉室的仅剩的权威垮了一多半。
自认有拥立之功的董卓正式任命自己当了朝廷一把手,可该怎么管理这个国家呢,董卓是不懂的,但他有办法,就是提拔天下有声望的名士,这样自己既有了举贤的名声,又可以拉拢他们来帮自己治国,一些名士被提拔入朝,像蔡邕、荀爽、陈纪、韩融,另一些名门子弟被委派到地方为官,有韩馥、刘岱、袁绍、张谘。
董卓又错了。蔡邕、荀爽之流名望确实是海内无双,学问也都做的很好,但哪里会治国之术呢,拿来装点门面挺好,真靠他们治理国家那是缘木求鱼。
更糟糕的是,那些名门子弟根本看不起这暴发户似的军阀头子,而且很实际,领官印不领情,后来这些人大都参加反董联军,董卓可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董卓对经济也是一窍不通。关东诸侯一造反,朝廷的经费开支捉襟见肘,军队也缺粮饷,董卓的办法是多发钞票。那时候的钱币是铜钱,京城附近的铜像、铜钟都倒了大霉,全被融化了铸钱,董卓又想了一记高招,把市场上通行的铜钱回收,铸成小一号的铜钱发行。
董卓大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