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四章 女儿情怀总是诗
仁义礼孝。
父母是带子女来到世界上的人,所以子女的人生要听从父母的安排,才能体现孝道。这种习惯流传很久,也就变成古代的一种习惯了。
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是因为在古代,女子抛头露面的机会是很少的,生在官宦之家的千金小姐,一般在出阁之前是在自己的闺房内,学习琴棋书画,织补刺绣之类的针线活,所以小姐的闺房一般又称绣楼。
生在贫苦的家庭,女儿可能随着父母做些活计,但也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情调其实是很少的。
倒是为人父母者,要担起生活的重担,能更多地接触到社会,所以婚姻以父母之命倒也在情理之中。
再者,古代结亲讲究门当户对,也与这个媒妁之言不无关系,封建的等级制度决定了古人的“交际圈”。民去见官,大多是告状申冤的,官去见民,大多是为体察民情,了解民意的公事。绝少是去沟通个人情感的。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并不是你想的那样!”李陵施展神通对蔡文姬、唐姬二人千里传音道。
“谁,谁在说话?”蔡文姬与唐姬同时大惊,那声音有点熟,他们向远处的李陵忘过去,却见他并未张口说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