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六八章 作死路上的董卓

    一秒記住『笔♂趣÷岛→』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不过也有许多论者认为,“胡笳”诗的内容与蔡琰的身世不尽相符;从东汉末年到唐代几百年的时间不见著录、论述和征引;风格体裁与汉末不合等等,因而不会是蔡琰作品。
    总的来看,目前确定“胡笳”诗真伪的根据不够充足,因而这一问题尚无法作出定论。
    所以真正令李陵与后世比较惋惜的最大可能是没有五言《悲愤诗》了!
    五言《悲愤诗》是现实主义的叙事作品,作者以质朴无华而又入木三分的笔触,为汉末社会镌刻了一幅触目惊心的图画。
    掩卷深思,诗中所描绘的田园荒芜,白骨露野,人声断绝,豺狼号叫的中原大地,以及作者孤苦零丁,虽生无依的困境,无不是汉末社会现实的写照。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彊。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
    这些诗句就是东汉末年形象的历史。
    曹操曾写过《薤露》、《蒿里》这两篇著名的“诗史”,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