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六八章 作死路上的董卓

,车为不转辙。观者皆歔欷,行路亦呜咽。”
    前八句把母子、难友间在永别之际的痛苦,淋离尽致地作了渲染,写出了一种令人不忍目睹的凄惨场面。而在对当事者作了这些感人至深的描写后,接着又转写旁观者,从他们的“歔欷”、“呜咽”反应,来反衬场面的悲惨凄楚。
    诗篇还写到马和车,似乎它们也被感动了,以致“立踟蹰”、“不转辙”,这真可谓是绝妙之笔。这一节里既饱含着真挚充沛的感情,又显示了高超巧妙的艺术手段。
    蔡琰主要生活在建安年间,五言《悲愤诗》当作于建安十三年以后。在所有建安作家中,具有蔡琰这样悲惨身世的可以说绝无仅有;而这篇《悲愤诗》,在建安文学中也可以说是一块无双之璧。
    郭老于1959年所作话剧《蔡文姬》中,曾借曹丕之口说:“屈原、司马迁、蔡文姬,他们的文字是用生命在写,而我们的文字只是用笔墨在写”,这里道出了蔡琰作品之所以如此感人的奥秘。
    却说少帝刘辩与何太后困于永安宫中,衣服饮食,渐渐少缺,少帝泪不曾干。一日,偶见双燕飞于庭中,也吟诗一首,他也是在用生命写诗啊。
    嫩草绿凝烟,袅袅双飞燕。洛水一条青,陌上人称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