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八六章 武士vs文士

,与春秋战国时期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汉朝后期的士,指的都是文士,不包括春秋战国时代的武士。
    在汉朝中后期,武士已经失去了士的身份,由武士变成了武人。失去士族身份的武人,成为了包括士族在内的各方势力争夺权柄的工具。
    武人在当时地位已经相当低下了,变成了鄙夫。武人一直希望能够在朝堂中形成自己的势力,而不是沦为附庸,但是很多人的努力,都失败了。
    像前后平定凉州叛乱的赫赫有名的“凉州三明”:皇甫规、段颎、张奂三人,虽然后来都当上了高官,虽然他们也都拜在大儒门下,饱读诗书,甚至著书立说,但依然被士族斥为鄙夫,不被人接受。
    镇压黄巾起义的三将中,朱隽,卢植本身就是海内人望的大儒,只有皇甫嵩,是皇甫规的侄子,武人出身,虽然他的功劳最大,灵帝时代的名将不作第二人想,但当他当上了冀州牧,权势滔天时,平素与他交好的士人们纷纷中伤,不久就被召回了洛阳。
    由此可见,武人要想在朝堂中取得势力,其难度不亚于道家的重返朝堂。二者都希望与儒家士子和谐共存,但是都失败了,最后,都采取了暴力路线。
    当然,武人中采取暴力路线的不是皇甫嵩,而是董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