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八章 君择臣,臣亦择君
之弊,他刚刚上台就杀掉了当时的文豪蔡邕。
王允若本着首恶既除,协从不问的态度,则董卓手下部将李傕和郭汜这两个手上握有兵权的家伙便会归化朝廷,如此,因讨伐董卓而起的关东诸雄不知旌麾何指,也可能权且罢兵。
中国历史在步入这一章时,虽然会略嫌平淡,但于国于民,实属大幸。刚愎无用的司徒王允,对李傕、郭汜下达了追杀令。
只有3000飞熊军的李傕、郭汜等本来也想认命了,他们决定解散部队,自己再分头向大西北逃亡。如果这样的话则王允虽然极为不明智,却毕竟没有种下恶果,东汉政权暂时还能迁延些时日。
贾诩恰恰在此时发表了一下宏论,让李傕、郭汜打破长安城池,王允被戮,吕布出逃,尸遍长安。据说,董卓初死之时,三辅地区百姓尚有数十万户,经过李傕、郭汜的放兵劫掠,仅仅两年间,民已“相食略尽”,好一片凄惨。
一计可以危邦,片言可以乱国,正贾诩之谓也。他侧身在杀人如麻的强盗身后,貌似蔼然文士,一面犯下滔天奇罪,一面又能成功地躲避千夫所指,这份能耐,孰能及之?
你看他以一介游士的身份闪身在某个诸侯说计道谋,甚至敢让曹操甘拜下风。他年轻时曾被人评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