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五章 正直到奸雄的蜕变
白了就是太监,太监当得再大也是太监,就算曹腾真的是曹参的后代也没曹操什么事,因为这句话后面就接上了,是养子曹嵩生了曹操,曹操他爹原本不姓曹,他当然也不姓曹。
前文说过,曹操的少年时代,聪明,又有点狡猾,还爱惹事。这要是放在今天,也是一个如风一般的不羁少年。大家都看不惯一向放浪形骸的曹操,只有当时的太尉桥玄称赞他是治世之才,因此后来曹操位极人臣的时候,每每经过桥玄的墓还要亲自祭拜一番以谢他当年的知遇之恩。
但是不管怎么说少年的曹操的确是不怎么注重学习知识修养的,《善哉行》中他便自嘲“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每天就喜欢飞鹰走狗的事,还隔三差五闹出点事来。
但是他虽然游手好闲,到底还有点本事,年纪轻轻就举孝廉,后来又当了洛阳北部尉,记在另一本写曹操的事的书叫《曹瞒传》里,“瞒”在古代是有点侮辱,贬低的意思的,这部书里记载着曹操的小名叫曹阿瞒。
大概可能就是现在叫的二狗子什么之类的吧。他初入官场就崭露头角,造了大棒子挂在衙门口,犯法的都吃一顿棍子,管他是什么高官显贵,由此刹了一下辖区内的不正之风,后来又跟着调了几个地区,到哪打哪,偏偏他家权势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