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一十二章 尊神与无神
革期,古典吠陀教被改良成了婆罗门教,与吠陀教同样起源于今尼泊尔地区的佛教,在吸收大量吠陀教古典与新兴教义后,才有了它自己的个性。
几百年后,婆罗门教再次变革,成了今天的印度教,而佛教却不怎么受当地人的待见,因为两教本出同源,有诸多雷同却又存在巨大的本质差异。
最主要的原因,是当地统治者阶层对于两教的取舍选择。很简单的道理,佛教虽然提倡受现报、修来世,但却主张众生平等,那么相比于印度教将人们划分为高低贵贱种姓的铁牢制度,哪个宗教更有利于统治者奴役人民,傻子都能看出。
然而两教在印度这片土地上虽然境遇不同,但许多相通雷同且无关根本的东西,却被保留下来,比如迦楼罗。此物在印度教中乃八部众之一,算是一位不大不小的神邸。而在佛教中,迦楼罗却成了一头凶兽:金翅大鹏鸟。迦楼罗既有佛祖坐骑之说,又有观音大士化身之一的说法,总之很不正规。
造成迦楼罗在佛教中形象不一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教徒糊涂,而是因为佛教是一种很特殊的宗教,与世界上其它主要宗教都不同。按照东方晨的说法,佛教应该算是一种意念流的宗教,它主张把一切“有形有质”的东西,通过思考感悟,修为“无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