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林屹出了个好主意
,于是,玄奘就决定,带队去印度游学,顺便取一些当地的真经。
大慈恩寺建成后,他就去往印度,历尽艰辛,终于取得佛像、舍利和梵文典籍。
取到后,经历过不少波折,一些经书有所遗失,回国后,在永徽三年三月,玄奘想要在大慈恩寺端门之阳造一座高30丈的石塔,一是供安置、保存从西域请回来的经像,以避免年久散失,兼防火患;二是借之以显大国威风;三是作为释迦牟尼佛的故迹垂世,供人瞻仰。高宗李治知道后,就向玄奘提出三条意见:一、用石造塔,工程大,很难快速建起来,适合改用砖来建造;二、不用法师辛苦、破费,所有费用都用大内、东宫、掖庭等七宫亡人衣物换成现钱支付;三、建塔地点改到慈恩寺西院。
李治和玄奘很快达成共识,由玄奘亲自监督,在西院建塔。
塔建好后,方形塔基,面宽各140尺;塔形模仿印度佛塔外形,不循中土旧式;塔分五层,包括相轮、露盘在内,总高180尺;层层中心都放有舍利,总数在一万以上。
建成后就取名大雁塔。
大雁塔这个名字也是有来头的。
相传在很久以前,摩揭陀国,也就是现在印度比哈尔邦南部的一个寺院内的和尚,他们信奉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