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七章 大结局(四)
众人便也明白了他的意思,水浒这事是做不了什么文章了,于是,在马晋组织的反扑之下,除却个别顽固分子,其余大多数人,要不喜提狱房,要不偃旗息鼓,缩起脖子做人。
诸“邪”辟易,水浒也继续正常的在杂志上连载。
…………
泰光十一年,七月
吏部郎中崔棱于朝会之上,奏请颜易确立储君,以延颜氏国祚,随后,大批官员附和,在朝会上共请颜易立储。
不过,立储之事非同小可,虽是有群臣共奏,颜易也并未当场给予回复。
其命百官暂议此事,而后回宫思虑了几天,又召集手下心腹马晋、张平等人商议了一番,方才下了决心。
八月,在同内阁五位阁老、朝中二品以上重臣,并一众宗亲勋贵开了三场议事会后,于中秋佳节,颜易正式下旨,封长子康王颜长歌为太子,位居东宫,是为大乾储君。
时任都察院二把手右督御史的马晋、后将军应国公常嘉、工部尚书毛燮,擢为东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太师,享衔一品,辅佐东宫少主。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年仅十六岁的马乐,被新太子颜长歌亲自点将,收为贴身近卫,挂从八品千户职。
爹是皇上亲封的太子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