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八百七十四章 再见赵桓、耶律延禧(下)(求订阅!)

替赵佶背锅罢了。
    这些人,包括这些所谓的专家,真是太可笑了!
    赵桓在位虽然仅一年多时间,却走马灯似地拜罢了二十六名宰执大臣,其中对危局产生关键性影响者,则是耿南仲、李纲、种师道等人,他们的一些重要的救国之策全都不被赵桓所采纳,而他们的一些重要误国之谋却又全都被赵桓采纳,这样的皇帝,他不为靖康之耻负责,谁为靖康之耻负责?
    实话实说,赵佶在执政期间的确是对宋王朝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但赵佶留给赵桓的江山可不是一个烂摊子——当时的宋王朝,还有可战之兵上百万,钱粮充足,底蕴丰厚,甚至在赵桓毫无作为的情况下,宋王朝的系统自己运行,都打退过金人的入侵。
    可赵桓却始终战和不定在战与和之间摇摆不定,性格又软弱懦弱极没有担当,在敌人打过来了之后,不想着御敌,只是丧心病狂的搜刮自己人想用钱去买贪婪的金人退兵,关键是他还总对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这些才是促成靖康之耻的最主要原因。
    所以,如果要对靖康之耻负责,赵佶、赵桓父子之间的责任划分,应该是四六分,赵佶占四,赵桓占六,而用因果划分,赵佶是因,赵桓是果。
    不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