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 序(二)
《周易哲学解读》
序(续)
“《周易》哲学解读”共分三卷,每卷可独立成书,而三卷又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上卷为“《周易》导说”。本卷从六个方面,即《周易》文本说;《周易》产生说;《周易》称谓说;《周易》性质说;《周易》符号说;《周易》卜筮说澄清了古今对《周易》一书混乱,虚妄,神秘等说法。
中卷为《周易》六十四篇文章今译与解说,这是当今第一次正确释译了《周易》内容,使《周易》文章的逻辑性与思想性昭然若揭。
下卷为《周易》哲学解读,也是第一次正确解读了《周易》的哲学思想。揭示了《周易》所架构出的“君子”治国思想及“民本”理念的政治哲学。
这正是此书的独一性。所谓的独一性,即西汉至今,凡对《周易》的学术研究,是针对的今本《周易》(即卦爻式《周易》)。学术上并不知有春秋文本《周易》,更不知原创《周易》文本。所以形成两千多年的“易学”是个以“象数”解释《周易》的。这就与原创《周易》的思想内容是个风马牛不相及。这是因为自春秋至今承传的是一部卦式(春秋是“繇式”,战国末期改造成“卦爻式”)的《周易》文本,这是其一。即《周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