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一篇(五)

可内容永远是无法变成算卦之用的卜辞。而解释今本《周易》者,在面临一部内容与形式呈现巨大反差的现象,他们如何能把“矛”与“盾”这种问题给解释正确呢?况且帝国时期里,视“十翼”为圣人言,而“十翼”里的“系辞”、“说卦”充满着巫术(即八卦卜筮的理论与方法,因卜筮是巫术的一种特殊形式)的理论与方法。而传统易学又往往把“十翼”作为诠释今本《周易》的范式。可想而知,两千多年来围绕着今本《周易》而产生的“易学”,又如何能说清《周易》呢?如何能抛开“象数”、“阴阳”、“八卦”、“爻位”、“筮术”解释今本《周易》呢?
    况且,今本《周易》在秦汉帝国时期传承中 ,还在篡改着其结构形式。所以无论古代的“易学”,或是今天的“易学”,其混乱的根源,正是面对的是一部卦爻式《周易》和受“易传”的影响所致。
    3. 传世《周易》文本最早的几种版本
    今天传承下来的《周易》文本,是一种“卦爻”结构形式,这种文本的用意很明显,是卜筮者用于卜筮人事吉凶的‘工具’。我们已说过这种卦爻式的《周易》文本,最远可追溯到秦汉之际。那么,我们就来看一看这种文本的《周易》,在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几种版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