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读”第一篇(十二)

    上卷《周易》导说
    第一篇《周易》文本说
    4.今本《周易》的定型时间
    (续)
    在先秦战国时期里还产生了一部史书,即记述春秋历史的《左传》一书。而这部书里却反映了春秋时期所引用《周易》与今本《周易》是个完全不同的结构形式。
    有《左传》一书里记述,春秋时期无论是引用《周易》里的句子内容阐明事理,还是用于卜筮人事吉凶,所反映的《周易》文本结构形式,不是以“九·六”为爻题的结构形式,而是以《周易》里的六十四名称作为“繇题”的结构形式。
    现将《左传》一书里保留的“以《周易》筮之”的筮例及“《周易》有之”的引例所出现的“繇称”内容(即繇辞)与今本《周易》“爻称”内容(即爻辞)对比如下: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观》之“否”=今本《观》“六四”
    《左传·闵公元年》: 《屯》之“比”=今本《屯》“初九”
    《左传·闵公二年》: 《大有》之“乾”=今本《大有》“六五”
    《左传·僖公十五年》: 《归妹》之“睽”=今本《归妹》“上六”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大有》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