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 “导读”第一篇(十三)
传》诸卜筮,师春似是造书者姓名也。《琐语》十一篇,诸国卜梦、妖怪、相书也。《梁丘藏》一篇,先叙魏之世数,次言丘藏金玉事。《缴书》二篇,论弋射法。《生卦》一篇,帝王所封。《大历》二篇,邹子谈天类也。《穆天子传》五篇,言周穆王游行四海,见帝台、西王母。图诗一篇,画赞之属也。又《杂书》十九篇:《周食田法》、《周书》、《论楚事》、《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大凡七十五篇,七篇简书折坏,不识名题。冢中又得铜剑一枚,长二尺五寸。漆书皆科斗字。初发冢者烧策照取宝物,及官收之,多烬简断札,文既残缺,不复诠次。武帝以其书付秘书校缀次第,寻考指归,而以今文写之。皙在著作, 得观竹书,随疑分释,皆有义证。迁尚书郎。”东晋王隐《晋书·束皙传》所载又与此略异:“汲冢竹书大凡七十五卷,其六十八卷皆有名题,其七卷折简碎杂不可名题。有《周易上下经》二卷;《纪年》十三卷;《琐语》十一卷;《周王游行》五卷,说周穆王游行天下事,今谓《穆天子传》。此四种差为整顿……《穆天子传》世间遍多。”
从《晋书·武帝纪》说“发魏襄王冢”,而《晋书·束晳传》却又说:“太康二年汲郡人不准盗发魏襄王,或云安厘王冢。得竹书数十车。”到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