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一篇(十四)
《晋书》说《师春》是“书《左传》诸卜、筮”,是描述和解释《左传》中的龟卜与筮卜的。“‘师春’似是造书者姓名也。” 杜预也说:“又别有一卷,纯集疏《左氏传》卜筮事,上下次第及其文义皆与《左传》同,名曰《师春》。‘师春’似是抄集者人名也。”这说明了什么呢?这是否说明魏襄王时期,流行的是如《左传》里的那些卜筮方法。但《晋书》里记“《师春》一篇。书《左传》诸卜、筮”的“左传”称法,也不是从竹书上看到的有此名称,而是修史者的说法。本身魏襄王时期里的竹简更不会出现“左传”这种称法。这是所见汲冢竹书者认为《师春》里记述的卜、筮内容,是与当时传世的《左传》一书里的卜、筮内容相同。正如杜预说的:“又别有一卷,纯集疏《左氏传》卜筮事,上下次第及其文义皆与《左传》同”,而杜预又称“左氏传”。所以无论称“左传”或“左氏传”,都不是来自汲冢竹书。以及《晋书》里说的“《易繇·阴阳卦》二篇”,也是后出出的说法,不是来自汲冢竹书里的名称。虽然《师春》里疏解的卜、筮内容,与《左传》里的卜,筮内容同。但同样不能以此证明《左传》一书在魏襄王时期已经流传于世了。因《师春》早佚不传,同样也不能认定是《师春》抄录《左传》一书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