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一篇(十八)
曰:‘尚有晋国’,筮告我曰‘利建侯’,得国之务也,吉熟大焉。“震”车也、“坎”水也、“坤”土也,《屯》厚也,《豫》乐也。车班外内,顺以训之,泉原以资之,土厚而乐其实,不得晋国,何以当之?震,雷也车也;坎,劳也,水也,众也。主雷与车,而尚水与众。车有震武,众顺文也。文武具,厚之至也。故曰《屯》。其繇曰:‘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主震雷,长也。故曰‘元’,众而顺,嘉也。故曰‘亨’,内有震雷,故曰‘利贞’。车上水下,必伯。小事不济,壅也。故曰‘勿用有攸往’。一夫之行也,众顺而有威武,故曰‘利建侯’。坤,母也。震,长男也。母老子强,故曰‘豫’,其繇曰:‘利建侯行师’。居乐出威之谓也!是二者,得国之卦也。”
⑶、《国语·晋语》:“十二月,秦伯纳公子……董因迎公于河,公问焉,曰:‘吾其济乎?’对曰:“……臣筮之。”得《泰》之八,曰:“是谓天地配亨,小往大来。今济之矣,何不济之有!”
我们先看《国语·周语》里的筮例,即“成公之归也,吾闻晋之筮之也,遇乾之否,曰:‘配而不终,君三出焉’”的说法。此筮例是单襄公(春秋时期单国的国君)听说晋成公(前607年—前600年在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