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姊妹篇 《周易》问答八十八
思考着国家,人民的和平未来。又体现了作者那种强烈震撼人心的对世道不公的呐喊。“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成为千古绝唱。也反映了作者清楚的认识到,社会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足以说明《周易》作者是处于西周后期这个社会大变动的时代里,才有如此对社会清醒的认识。
《剥》以物(床)而喻事理,揭示了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特别是提醒统治者危险来自于哪里,是来自于财富上的分配问题。也是来自于没有建立一种完善的机制问题。作者清醒的认识到,创造财富者,反而不得食,而硕果被不劳者攫为己有,而劳动者(小人)已到了无法生存的地步。这才是威胁着统治者“凶险”的来源。这就是为统治者(君子)讲述“安邦治国”的政治术。
也正如《大象传》作者看懂了《剥》文的思想内涵,而阐发出“上以厚下安宅(上面要厚待百姓,使其安居乐业以巩固统治基础) ”的道理来。
<本章"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