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姊妹篇 周易问答一百零七
。《益》是上篇《损》的姊妹篇。而《益》文的立论是“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这是说“无论财富与爱心的增加,既有利于社会向前发展,并能顺利地实现大业。”
《益》文则是围绕着“命题”展开的论述。本篇开篇从增益的角度论述增益的好处。本文里是讲的,财富有了大发展,有了大收益,君王即使祭祀天帝,也是好事情。这是有个前提条件,就是增益了,还要不苛刻,不邪恶。
《益》文的中心依然强调的是“益之用凶事,无咎。有孚中行,告公用圭。中行,告公从,利用为依迁国。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的爱民是根本,即民本思想。增益是为了防备凶年的发生,并且这里运用了三个"有孚",可见强调爱民事情的重要性。
这中心之意论述的是,要想办大事,干大事,即关系着国计民生的大事,就要坚守爱民的准则,才能得到民众的拥护。本文里的“有孚”反复出现,这就是《周易》里建构的“民本”理念。“有孚,惠心勿问,元吉”,这是说“有了爱,不用询问,是非常正确的行为”。“有孚,惠我德”的意思是“爱民,就会得到人民的拥护。”
最后从"益"的另一面做出的论述。
“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