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姊妹篇 周易问答一百一十三
理。《井》篇的题目是:“井,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题意是“封邑更替了,而水井不变,照样为人们所利用,而往来取水的人不断。”这是寓意着政治的道理。即寓意着封邑改变了,朝代更替了,而养民,爱民的原则不能变。相反则是政治失修,就会失去民心。《井》文题目是借水井来比喻,即通过水井寓意养民的道理。也寓意君子当修养自身,惠及民众。《井》篇就是围绕着“水井”展开的论述,论述养民的道理。
《井》文内容则通过"水井"的利用,到"水井"失修不能用,再到"水井"的修复能够使用的前后比喻,意寓"水井"养民的道理。
特别文章最后论述的则是《井》文的中心思想:“井收勿幕,有孚,元吉”(“幕”:井盖。“井收勿幕”:指取水后不要盖井盖,大家都能得到井水。“有孚”:有了爱)。
这最后是通过“井水勿幕”来比喻百姓都得到政治上的恩惠,这种恩惠是建立在君子(统治者)爱(有孚)小人(被统治者)的根本准则。
《周易·井》篇是通过水井来象征政治上的养民,爱民的道理。若政治上像水井那样失修,就失去养民的根本。政治失修,也就失去了民心。这是宣扬“民本”思想。即王制里的民本思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