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政治哲学演讲(二)
卷一:正本清源话《周易》
第一章:《周易》文本探源
第一讲:今本《周易》
第二节:今本《周易》早期的几种版本
今天传承下来的《周易》文本,是一种“卦爻”结构形式。那么,我们就来看一看这种文本的《周易》,在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几种版本。
⑴ 刻在石头上的今本《周易》版本
历史上曾将今本《周易》刻在石碑上,这是东汉的事情。现在称“熹平石经”,熹平石经上的《周易》与“易传”是最早刻于石碑上的官方教科书。这本是东汉光和六年(183年)刻的,不过却是东汉熹平四年倡仪的,所以称熹平石经。到上世纪20 年代在洛阳出土了汉代熹平石经残石,后经于右任从古董商手中购得,建国后入藏西安碑林,也称为“汉喜平石经《周易》”。经研究者言,残石至不规则形状,高约33厘米,宽62厘米,两面刻字。正面二十七行,共二百六十四字。刻《文言》和《说卦》;背面二十一行。共一百九十一字,刻《家人》至《归妹》,两面共计四百五十字,均为隶书。残石上保留的《家人》至《归妹》十八卦以及《文言》和《说卦》,其内容与现在通行本《周易》基本相同。此残石现藏西安碑林博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