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政治哲学演讲(三)
,先秦时《周易》没有“九·六”。楚竹书《周易》的问世,真相大白,为这场争论画上了句号。楚竹书《周易》的爻题有阴阳,以六表示阴爻,以九表示阳爻,每卦有六爻,自下而上为序。楚竹书《周易》的问世,证明了“九·六”这个名称在先秦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
这种说法显然是错误的,因竹简的标本时期并不能证明战国晚期至前就是这种文本的《周易》。
对于今本《周易》里的“九·六”数字爻题,不是《周易》一书里的原创内容,是后来何时添加进《周易》一书里这一问题,当今“易学”界里已有说法。
对于爻题出现的年代,李镜池先生说:“六十四卦中每一卦画都有六行,每一行叫一爻。每一爻没有名称说起来也很不便。所以大概到了汉朝人编《易传》时,就根据每一爻的位置、性质,安上个‘初九’、‘六四’之类的称呼。”
(李镜池 周易通义 中华书局 1981版 第6页《前言》)
根据朱渊清的《马承源先生谈上博简》一文的介绍,已知上博藏竹书《周易》标本是在 1998年做的鉴定。标本距今的时间是2257± 65年,即距今已有2257年。但在2257年这个数字上,又给出了± 65 年的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