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政治哲学演讲(八)
既祷,甶又。句意为:我已经进行了豕牲之献祭和祷祝之祭,希望得到祐助。
由上论述,此甲骨文辞之意大致已明,整条卜辞含义为:第二天甲寅日将要分别举行祭和祷祭,希望得到佑助得以疾病痊愈,(第二天)我已经举行了祭和祷祭希望得到护佑。”
我们看到张俊成《扶风齐家村H90卜骨刻辞补释》一文对三句刻辞的解释,从大概意思上说与曹玮的《周原新出西周甲骨文研究》和李学勤的《新发现西周筮数的研究》文章里的解释基本相同。但如果细分,张俊成先生的解释“(右1)”的一句刻辞与曹、李两先生对“(右1)”里的刻辞的解释还是不相同的。“(右1)”里的刻辞,李先生解释为“卜辞先卜问次日甲寅是否举行除灾避邪的“禳”祭,疾病即可痊愈”,而曹先生解释为“明日是甲寅日,我要占卜(?),愿(神)让我的病变好”。张俊成先生的解释则是“明日甲寅将要举行豕牲之献祭,希望病能痊愈”。这里的重要区别在于是否涉及到“占卜”。
从以上来看,李学勤一文中平添出"于其旁施灼成兆"的说法。而曹玮等最早考古发表的一文中说法是"不见灼痕"。"灼"与"不灼"可是关乎着发现的那件"骨头"是否占卜而用过。但曹玮等发表的"简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