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周易》政治哲学演讲(十七)

    卷一:正本清源话《周易》
    第三章:《周易》性质说
    第二讲:《易传》对《周易》的解释
    接下来我们看《易传》(《易传》又称"十翼",其创作并非一人一时所为,但《易传》其定型于西汉前期)是如何解释《周易》的。因《易传》是《周易》一书的学术文章,是对《周易》进行解释与研究的最早文集。
    《易传》应是对春秋《周易》文本和今本《周易》这两种文本所进行阐释的学说汇集,共7篇文章。包括《彖》、《象》、《系辞》、《文言》、《序卦》、《说卦》、《杂卦》。因又把《彖》、《象》、《系辞》各分上下,这样《易传》又变成了十篇内容,西汉时认为是孔子所作,故又称“十翼”(“翼”有辅助之意)。
    《易传》是有不同的时期里产生的不同篇目内容的《周易》学术文章,到西汉时期才定型为《易传》,并被上升到经的地位与《周易》合二为一称《易经》。
    我们现在看到传承下来的今本《周易》读本,是在卦爻辞后面附有属《易传》里的《彖》与《象》文。而唯《乾》《坤》两卦后附有属《易传》的《文言》。而《易传》里的《系辞》、《说卦》、《序卦》、《杂卦》内容,而是在今本《周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