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周易》政治哲学演讲(十七)

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明,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这“《彖》曰”同样类似于四言诗句,一样是通过《坤》卦的取象为“地”和文辞含义而阐发出一番新义,是从天地自然中阐发出儒家的道德文章来。通过“地”而类比联想出人世的道德。《彖》文作者是通过《坤》类象为“地”,又见得《坤》里出现的牝马(母马),也就通过“地”与“母马”在一块类比联想出人世上的道德思想来。这种发挥虽然不再是《坤》篇里的本义,但毕竟不是解释如何算卦的。而是从义理阐发出新的义理来。
    《彖》在疏解《周易》时不但有取象之说,而且还从“刚”、“柔”、“位”之说。这《彖》文出现的“刚柔”之说,是通过画符号上下卦象,而引出的刚柔说法。
    《彖》文作者解释《周易》虽然没有背离从义理角度出发,总之并不是解释什么占筮之辞的,只不过《彖》文作者运用的是八卦“取象“及“刚柔”学说来解释《周易》时发生出一套儒家的道德政治理念来。
    我们说了《易传》里的《彖》文,再来看《易传》里的《象》文又是如何解释《周易》的。即来看是从筮卜角度,还是义理角度解释《周易》的,我们只有通过《象》文分析才能识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