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周易》政治哲学演讲(二十五)

    卷一:正本清源话《周易》
    第四章《周易》称谓说
    第二讲:后封建社会时期里对《周易》的称法
    1.两汉时期对《周易》的称法
    西汉初期有一部重要的书籍——《淮南子》,这一书里也引用了《周易》里的不少内容。 如:
    《缪称训》:“故《易》曰》‘同人于野,利涉大川’”。
    《诠言》:“故《易》曰:‘括囊,无咎无誉’。能成霸王者,比得胜者也”。
    纵观《淮南子》一书凡引用《周易》里的内容,与战国时期对《周易》的称法相同,《易》称形同于《周易》的简称。
    《春秋繁露》一书里也有引用《周易》一书里的内容,用于阐明事理,一样的是称“《易》曰”,而不称“《周易》曰”。
    如:“《易》曰:‘复自道,何其咎’,此之谓也”。
    到司马迁写的《史记》一书里,不但出现《易》,《周易》的称法,而且还出现了一种新的称法,即《易经》称法的出现。而《易经》一词,在《史记》一书之前,从未出现过。虽然《庄子》一书里出现过“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的说法,但这是指六种经典书籍,而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