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政治哲学演讲(三十八)
卷一:正本清源话《周易》
第六章:“八卦”筮术的历史源流揭示与批判
(兼论因《周易》一书所用那套符号而衍生出的八卦筮术,成为《周易》蒙冤千古的历史根由)
第六讲:帝制时期至今天“八卦纳甲“筮术的发展运用到成为卜筮正宗
第一节:三国及晋八卦纳甲卦例
1.三国时期
两汉时期并没有八卦卜筮例子。
而从《三国志·方技传》中记述管辂占测的案例看,并不完全是用京房的八卦纳甲筮法,而是得见眼前的气候,并结合当日与月建的干支取象,也结合八卦,混合交错一起来推断所问人事吉凶。大抵到管辂开辟了一种“即兴筮法”(即江湖术),对宋时邵雍的所谓“梅花易术”产生了影响。
而《三国志》里“虞翻传”中记载一则卦例是八卦筮法:“关羽既败,权使翻筮之,得《兑》下《坎》上《节》,五爻变之《临》。翻曰:‘不出二日,必当断头’。果如翻言”。
《三国志》“吴书”有虞翻本传。传注又引《虞翻别传》。本传说虞翻著《易注》,原书早佚。从本传所录的这则卦例又非常简单,只有所占卦名与变卦名称,却得出“不出两天关羽他一定会掉脑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