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周易》政治哲学演讲(四十四)

这句话的意思是:“成王说:‘啊,我所有居官的君子,认真对待你们所负责的工作,谨慎你们的出号发令……。”
    这里的“君子”的称呼更是明确,是指百官的称呼,当然西周初的百官不同于后来的百官。西周初是分封制,是宗法下的分封,“凡我有官君子,”是与“周”有宗族关系的(即血缘关系与姻亲关系),还认可为宗族关系。凡受封而有国有家者,而称“君子”。而君子所分封下的百姓称“小人”,是隶属于君子的。《周书》中共有两处出现了“君子”称法,不过《周官》被认为是伪书,伪书就是说不是西周初期的东西,是后人伪作的。那么《周官》里的“君子”之说也就不可当成是西周初期的说法了。那么,《周书》中唯有一例,就是《无逸》篇里的“君子”称法是可信的。大抵《尚书》很有争议,作为史料恐怕不大可靠。那么在《周易》一书之前,可作信史的当唯有《诗》了。
    《诗》(后称《诗经》)里的诗歌被公认是大致最早创于西周初期,最晚的创作于春秋中叶。
    《诗》分“风、雅、颂”三类。按产生的时间排序,“颂”在前,“雅”次之,而“风”在后。
    “颂”诗里有“周颂”是西周王室的庙堂祭祀乐歌。是主要产生在西周初期兴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