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政治哲学演讲(四十七)
应正确观察认识事物的方法原则
《周易·观》篇是为“君子”讲述的如何观察认识事物的方法。这是一篇最早讨论“方*论”的文章了。掌握了正确观察认识事物的方法,对“君子”来说就会对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才能在治国的决策中不失误。相反,不能正确观察认识事物,将出现的是错误的判断,而导致其错误的行为结果。“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窥观,利女贞”。作者反对“童观”,“窥观”这种不正确的观察认识事物的方法。相反则应是客观的、理智的、全面的对事物观察认识。“观国之光,利用宾与王”,作者强调的是正确观仰,熟悉一个国家的礼乐风高,才有利于作“宾”和“王”资格。正确的观察认识事物,又是关系到治国利民的进退策略,“观我生进退”。正确的观察认识自己治下的百姓民众,“君子”治国理政,就不至于失误,“观我生,君子无咎”。《观》篇是为统治者(君子)提出了一条按客观事物规律办事的执政方法。既强调观察事物的全面性,而反对片面性,狭隘性。强调全面性,反对片面性,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客观实际情况,使“君子”在政治决策上应与客观实际相一致。《观》中所要求执政者了解国情民情,坚持观察认识事物的客观性,无疑是“君子”施政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