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周易》政治哲学演讲(四十九)

帛上作为倍葬物品,并非是竹简,是否说明是临时的抄物,抄错了字而已。既然帛书《周易》里是“復”与通行本里的“孚”不同,说明帛书《周易》不具有权威性,而是一个抄本而已。而经考古发现早于帛书《周易》的竹本,即“竹书《周易》”(残简,战国末期)里可不是“復”字,而是“孚”。无疑证明了“孚”是《周易》原创的用字。
    而“復”(复)字在《周易·解》篇里的一句中确实是指道路的来回讲。而无论“今本”、“帛书”、“竹书”《周易》里的《解》卦都用的是“复”。说明《周易》作者是分得清“复”的用意。
    《周易》里的“孚”字,从甲骨文或是金文都是会意字,无论是像手抚摸小子,或是像鸟的爪子抚卵,其含义是一样的。无论人或禽鸟都是有一种天性的母爱。这无论人与动物对其幼子的爱是本能的,也是天性的。人类哺乳其子女没有不爱抚与精心,而动物也一样。现代辞书《辞源》对“孚”的解释是“禽鸟伏卵”,也作“信用,诚实”讲。“孚”作禽鸟伏卵更具形象化。“孚”字是“爪”下有“子”,也正符合《说文》里的解释,是鸟类孵卵之象。鸟孵卵育出小鸟,用母体的温暖,去孵化坚硬的蛋壳,使新生命破壳而出。“孚”作“禽鸟伏卵”,应是“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