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政治哲学演讲(五十二)
卷三:忧患意识为政观
第一讲:《周易》的忧患意识
第二节
《周易·讼》“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锡”:给予,锡给。“鞶”:佩玉的授带,指赏锡的官位。
“褫”:剥夺。“终朝三褫之”:一天多次剥夺回去。这又是一种忧患意识,是让“君子”认识到爵位上的无常,朝不保夕,以保持清醒的头脑。这句的内容也反映时代的变化无常,因为赐给象征爵位系之的绶带,而不到一日,就被三次剥夺去,这说明社会没有秩序了。
《周易·师》篇中讲述了不少军事上的忧患意识。
“师出以律,否臧凶”,
“师或舆尸,凶。师左次,无咎。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这里的“凶”或“无咎”,是指事物危险及避之的判词,《周易》里的内容无不显透着忧患意识。
《周易》第八篇《比》文说:“不宁方来,后夫凶,有孚比之,无咎”。这是讲述邦国之间结盟的忧患意识。迟迟不结盟的方国,会遭到凶险。而结盟之间相互有了爱,就没了害处。
《周易·小畜》“密云不雨,自我西郊”。这是对农业生产上将会出现旱灾的忧患意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