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周易》政治哲学演讲(五十二)

踩着老虎尾巴,而不被老虎伤害。这是比喻,是说:跟在国君的后面,若能小心谨慎行事,最终是吉利的。这就是指明了行事方法。只有看不到自己的缺陷与毛病,才会履虎尾,被虎咬。这是为君子讲述的为政之道。在《周易》时代,无论是西周的周王,或是诸侯国君,及卿大夫。也无论是“武人为大君”的西周以外的诸侯,都是家长制的统治体制模式。在家长制下做事的“君子”,不就是与老虎为伴吗?但这些“君子”是能转化的,如《乾》篇里讲的那些从“潜龙”到“飞龙”。“君子”既是国君的卿,或某一天就变成国君
    《周易·泰》篇:“无平不陡,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这是说:“没有只有平地,而不见陡坡的;也没有只出去,而不复返的。在艰难中坚守正道,勿须忧虑,灾难自然消除,正是有了爱,这样就会亨有幸福”。 这又是一种忧患意识,既然这个世界是不以人的意志而存在的,是客观存在的。而现实的事物也不是随人的意志而改变的。正如这“无平不陡,无往不复”。那么如何让面对着矛盾的世界,如何克服现实中的问题,正是在忧患意识中升华出“君子修德为本”的主观能动性理念。让“君子”尚德是转危为安,及规避政治风险上的一道屏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