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易学”评论》(八)

号排序之用,而被后来通过"三联体"符号,赋予上八卦取象(即乾取天、坤取地、震取雷、巽取风、坎取水、离取火、艮取为山、兑取为泽),先秦史巫既用八卦取象用于卜筮(《左传》里记),后来人们又用八卦取象解释《周易》。实则八卦取象是《周易》一书后出的东西,本与《周易》文章内容无任何关联,只是排序而已。如《贲》文里所用的一个符号,被后称谓"山火贲",按"八卦"取象来看,《贲》上卦成为"八卦"说里的"艮 ? "卦,取象"山";下卦为八卦说里的"离 ?"卦(当然《周易》所用这种符号在战国之前的写法并不是这样)取象"火","山与火"变成《贲》永远不变的标置与内涵了。
    我们看看《周易·贲》(贲读bēn,指武士、勇士讲)文内容,明白无误地知道是讲述的是什么,是歌颂纯洁无私的英勇武士精神。与所用的一个"六联体"符号,被后衍生出的"八卦"取象的"山火",并没有半毛关系。并且从文章内容看岂能分不清是文章道理,还是占卜的卜辞吗?把《周易》一书里文章内容说成是占卜辞的,不是啪啪被打脸么?
    那么,为何春秋时期在史巫眼里却把《周易》当成卜筮(算卦)来用呢?我们下节接着评论。
 <本章"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