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评论》(九)
上卷:先秦"易学"评论
——《周易》一书在先秦时期形成的"易学"派别
第一章
由《左传》一书反映人们最早对《周易》的运用,也反映了先秦"易学"流派的雏形
第二讲:评《左传》一书记载史巫错“以《周易》筮之"的历史成因
第六节
通过以上讲述,已知《周易》一书所用那套符号,商朝就出现了,并且《周易》所用那套符号时还不是卜筮工具。《周易》所用只是做为六十四篇文章排序符号而已。并且我们通过《周易》原初文本内容,已知讲述的是君子治国道理,也不是卜筮之辞。
那么,为何在春秋时期的史巫眼里却把《周易》当成卜筮(算卦)来用呢?
关键是《周易》一书所用的那套符号造成史巫认识上的错,并埋下《周易》为卜筮之用的祸根。这原因的根本是与传统上占卜的习俗有关,因占卜在春秋及前均是一项"国之大事”。
从考古发现商代王室所用大量的甲骨上的占卜辞。是商王朝用龟甲和骨头占卜所刻记在甲骨上的一种卜辞记录。学者通过对出土的甲骨文进行研究,发现占卜的内容涉及面很广,占卜成了整个国家事务的重要活动。
占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