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评论》(十八)
上卷:先秦"易学"评论
——《周易》一书在先秦时期形成的"易学"派别
第四章
先秦"易学"汇集《易传》对《周易》的学术研究
第二讲:《彖传》对《周易》的解释
第一节
那么按今本《周易》读本里《彖》文排在最前,我们就先引述《彖》文来看是如何解释所谓《周易》每一卦的基本观念的。
《彖传》是随《周易》分上、下两篇,共六十四条,四千多字。所谓释六十四卦之卦名及卦辞,在《周易》与《易传》被尊奉为"易经"后,《彖》是附在今本《周易》卦辞后面的。
西汉前《周易》本不分上下篇,考古上所发现的帛书《周易》还没有分上下篇(西汉早期)。
"彖"是什么意思呢?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引刘辙曰:“《彖》者,断也。”
唐孔颖达《周易正义》引褚氏、庄氏云:“《彖》,断也,断定一卦之义,所以名《彖》也。”
我们看《彖传》的内容。
《乾》( )乾,元亨利贞。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