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评论》(二十七)
然后来新的儒家把这几句话作为形而上学和宇宙论的基础,这几句话并不是指宇宙的生成,而是指《易经》中符号系统。但是“易传”中认为,“《易》与天地准。”这是说,在宇宙之中有些符号和公式的确切对应物。因此,这两类陈述又能够互相对换。以“一阴一阳之谓道”这句话来说,它是指宇宙而言,但它和《系辞上》所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又是可以互换的。“道”和“太极”是相当的,而“阴”和“阳”则是两形式,即“两仪”。 《系辞下》又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它与《系辞上》所说:“生生之谓易”是两种不同性质的陈述句。前者联系到宇宙,后者则是联系到《易经》,但它们又是可以相互替换的。(《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著 新世纪出版社2004年版 第147 第149页)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文》,是作者于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受聘担任讲座教授,讲授中国哲学史。其英文讲稿后经整理写成《中国哲学简史》,于1948年由美国麦克米兰公司出版。
这是在西方最早介绍中国哲学的书,其影响很大。
我们再看《辞源》对《周易》一词的解释:“《周易》也叫《易经》,我国古代有哲学思想的占卜书,是儒家的重要经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