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评论》(二十八)
上卷:先秦"易学"评论。
——《周易》一书在先秦时期形成的"易学"派别
第四章
先秦"易学"汇集——《易传》,对《周易》的学术研究
第六讲《系辞传》对《周易》是如何解释的
第五节
我们再看《系辞》里的另一个所谓的哲学命题。即“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不为了断章取义,我们把这段内容抄下:
“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如何理解这段话呢?这里的“乾坤”是指六十四卦里的开始两卦,切记这里是指乾坤两卦符号的。因六十四卦符号被今本《周易》学者(即《系辞》作者)认为是有乾坤两卦符号(即全阴全阳的两个“六联体”符号)所构成,这是今本《周易》学者不了解所谓六十四卦符号的产生历史所错误认为。
《系辞下》中说:“乾,阳物也;坤,阴物也”,这就是指两卦符号而言,而《周易》原创“乾坤”两篇文章里是没有阴阳之说的。今本《周易》里的符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