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易学”评论》(三十四)

    中卷:帝制时期"易学"评论
    第一篇:两汉"易学"评论
    第三章:如何理解两汉时期"象数易学"里的"象数"
    "象数"易学产生于汉代,先秦八卦筮术上只有"象"(八卦取象),而无"数"说。到了把繇称式《周易》改造成六·九爻称后,才有了"数"说。
    那么,何为“象数”呢?且看《辞源》里的解释:“《左传·僖公十五年》龟,象也;筮,数也。物出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注中说:言龟以象示,筮以数告,象数相因而生,然后有占,占所以知吉凶。《周易》中凡言天日山泽之类为象,言初上九六之数为数。”
    这是《辞源》里的解释是一共分三个内容。
    我们且看第一个内容,《左传·僖公十五年》里对“象”、“数”的说法。
    《左传》记述“僖公十五年”里发生的历史事件里出现的说法:“初,晋献公筮嫁伯姬于秦遇归妹之睽。史苏占之曰:不吉,其繇曰:‘士刲羊,亦亡也。女承筐,亦无贶也。西邻责言,不可偿也。归妹之睽,犹无相也。’《震》之《离》,亦《离》之《震》,为雷为火,为嬴败姬,车说輹复,火焚其旗,不利行师,败于宗丘。《归妹》睽孤,冠张之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