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评论》(三十五)
回到先周时期的思想意识。汉学者直接将天人观念用于论证君权神授,董仲舒从天人感应的思想体系出发,以阴阳灾异说“经”,十分明确地为大一统王权专制张本。
“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春秋繁露》)
“天人感应”的世界观是董仲舒思想上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肯定和强调天道秩序,以天道作为规范人伦政治架构的终极基础。
神学化的经学成为两汉官学之风气,汉儒生力图用神学化的经学辅政,试图以阴阳灾异学说来制衡、约束现实的专制君权,以使君王勿恣意妄为。而以专制君主为核心的统治者则完全把神学化的经学当作工具,故两汉才有阴阳灾异,天人感应,图谶祥瑞,五德始终,八卦明堂,卦气月令等各种神秘学说甚嚣尘上。
在这样的一个历史文化大背景里,两汉易学成果正是“象数”易学,并且形成了“易学”史上的一个最有影响的流派“象数派”。
汉代象数易学是个同途而殊归,一路通过《易经》(周易与易传)里的八卦与占筮学说产生象数易学而归向占筮术(占验派象数);一路通过《易经》(周易与易传)里的象数学说所产生的象数易学归向对今本《周易》的义理注释(义理派象数)。但有时两者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