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评论》(四十二)
中卷:帝制时期“易学”评论
第一篇:两汉“易学”评论
第九章:汉“易学”小结
无论如何说汉代的易学(《周易》学术),是个承前启下的作用。汉代易学既是个庞杂混乱,又是个筮理混淆之说。
汉易学既扼杀了真实孔子的易学思想,又扼杀了战国义理释解《周易》的萌芽。
自先秦时期《周易》一书在社会上出现后,就出现了两种指向并运用于社会和生活之中。
一种是史巫以《周易》里所用的六十四个画符号,而派生出“象”并成为筮卜的方法与工具。在史巫的眼里把《周易》一书也看成筮术上不可分割的内容,把《周易》一书里的文句当作卜问吉凶的繇辞而运用了。
另一种是学界里把《周易》一书作为义理之书运用,用于指导社会与人生。
西汉是经学时代开始,《易》(《周易》加《易传》)做为五经之一,上升为帝国意识形态里的统治地位。而经学里引出了阴阳灾异学说,阴阳灾异学说催生了汉"象数"《易》学。
两汉是"象数"《易》学发展的时期,所谓“象数易”实是筮术占验体系里的东西(但到东汉后期才从“象数筮术占验易学”里分离出“象数义理易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