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评论》(四十七)
疑之也。此武王举兵孟津,观衅而退之爻也。守柔顺,则逆天人之应;通权道,则违经常之教。故聖人不得已而为之,故其辞疑矣。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干宝曰:阳在九五,三月之时,自夬来也。五在天位,故曰飞龙。此武王克纣正位之爻也。聖功既就,万物既睹,故曰利见大人矣。
上九:亢龙有悔。
干宝曰:阳在上九,四月之时也。亢,过也。乾体既备,上位既终。天之鼓物,寒暑相报;聖人治世,威德和济;武功既成,义在止戈。盈而不反,必陷於"悔"。案:以人事明之,若桀放於南巢,汤有惭德,斯类是也。”
通过以上干宝对《乾》里六个爻的注释,我们来评说其注释方法。
在对今本《周易·乾》卦里的所谓第一爻内容进行的解释来看。先从卦符号的阴阳爻位说起,并加之汉代"象数"中的卦气、月令、干支说之,而引申出所表达的历史上的圣德与圣人做爻理论来。这确实是注经上的"微言大义",从“初九:潜龙勿用”,却阐发出儒家的大道理来。
对《乾》的第二爻解释“阳在九二,十二月之时,自临来也。二为地上,田在地之表,而有人功者也。阳气将施,聖人将显,此文王免於羑里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