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易学”评论》(五十六)

初呢?
    无论宋史上是谁先后搞出的易图不重要,只是把前人的文字叙说变成图式表示,而对传承过程又是个争论不休。但却到南宋朱熹时已将易图收入他所撰写的《周易正义》一书里。专例"图目",其“易图”里有河图洛书(图)、伏羲八卦次序(图)、伏羲八卦方位(图)、伏羲八十四卦次序(图)、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图)、文王八卦次序(图)、文王八卦方位(图)、卦变图。
    而明末清初的黄宗羲著的《易学象数论》里已收集论说的易图有几十种。再到清代胡渭在他的《易图明辨》收集了大量前代和时人的有关易图的著作,以这些易图出现的时间为序依次进行辩驳。
    无疑易图成为易学上的一派学问,更把《易经》笼罩于迷雾间。
    那么,对北宋的易图主要内容与说法和说者,我们分解如下。
    一、北宋易图主要内容
    主要是《河图》、《洛书》、《先天图》、《太极图》和《卦变图》等。
    二、易图传承之说
    《宋史朱震传》云:“陈抟以先天图传种放,放传穆修,修传李之才,之才传邵雍。放以《河图》《洛书》传李溉,溉传许坚,坚传范谔昌,谔昌传刘牧。”
    这里说的是易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