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易学”评论》(五十六)

鬼神之道。则知《 易》 之为书,必极数以知其本也。详夫注疏之家,至于分经析义,妙尽精研,及乎解释天地错综之数,则语惟简略,与《系辞》 不偶,所以学者难晓其义也。今采摭天地奇偶之数,自太极生两仪而下,至于《 复》 卦,凡五十五位,点之成图。於逐图下,各释其义,庶览之者易晓耳。夫《 易》道渊邈,虽往哲难窥於至迹。牧也,蕞生祖述,诚魄其狂简,然则象有定位,变有定数,不能妄为之穿凿耳。博雅君子,试为详焉。”
    "序"之目的已然点明的是阐述其《易》理,不过他是以“图"来表图达意。
    若从题目《易数钩隐图》里的"易数"与"钩隐"之义,无疑已表述的明确,即"易图"的来源之意。
    而从"序"中也把写《易数钩隐图》目的说的明白 ,他认为的《易》(所谓经卦八卦)是由数生,并以"图数"而代表《易》理所进行的论述而已。
    刘牧在"序"里认为“象者,形上之应。原其本,则形由象生,象由数设;舍其数,则无以见四象所由之宗矣。是故仲尼之赞《易》 也,必举天地之极数,以明成变化而行鬼神之道。则知《 易》 之为书,必极数以知其本也。”
    这是刘牧把"数"放到《易》之本源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