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易学”评论》(六十五)

    中卷:帝制时期"易学"评论
    第六篇:明清"易学"评论
    第2章:评明代来知德的"易学"
    明朝后期也有一位易学家来知德写了一部《周易集注》,完全继承发挥朱熹的易学思想,形成“舍象不可以言易”的“易学”认知。来知德的《周易集注》既以象数,又以筮说注释《周易》,终于又回归到“象数筮术易学”上去了。
    来知德(1525~1604),明代理学家、易学家。 字矣鲜,别号瞿塘。著有《周易集注》,《来瞿唐先生日录》。曾隐居万县虬溪山中,集近30载,平生麻衣蔬食,精思苦研完成《周易集注》。来知德的《周易集注》,实乃应称《易经集往》,因不但对今本《周易》做注释,而且也对《易传》做注释。
    我们看来知德的《周易集注》。
    “周易上经,周代名,易书名,卦则伏羲所画也。伏羲仰观俯察,见阴阳有奇耦之数。故画一奇以象阳,画一耦以象阴。见一阴一阳,有各生之象。故自下而上,再倍而三,以成八卦。又于八卦之上,各变八卦,以成六十四卦。六十四卦皆重而为六画者,以阴阳皆极于六。故圣人作易,六画而成卦。六变而成爻,兼三才而两之。皆因天地自然之数也,以易名书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