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易学”评论》(六十七)

    中卷:帝制时期"易学"评论
    第六篇:明清"易学"评论
    第3章:评清代"易学"
    第二节:评清初黄宗羲的易学
    黄宗羲(1610年-1695年)浙江余姚人,明遗民。黄宗羲一生著述多至50余种,300多卷,其中最为重要的有《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明夷待访录》、《孟子师说》、《易学象数论》等。
    在易学上,黄宗羲不但是清复兴汉象数易学的开端,又是清考辩"易学"的开始。
    黄宗羲是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之一,他的重要成就在于政治学说,他54岁时写出了《明夷待访录》,在近代以来此书呼声很高,又被现代人诠释为“中国的人权宣言”。
    我们先看看《明夷待访录》“人权宣言”了什么?
    《明夷待访录》开卷说:“余常疑孟子一治一乱之言,何三代而下之有乱无治也?……冬十月,雨窗削笔,喟然而叹曰:昔王冕仿《周礼》,着书一卷,自谓‘吾未即死,持此以明主,伊吕事业不难致也’,终不得少试以死。冕之书未得也,其可致治与否,固未可知,然乱运未终,亦何能为‘大壮’之交,吾虽老矣,如箕子之见访,或庶几焉。岂因‘夷之初旦,明而未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